暂无
4月7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场景建设工作推进会,邀请发展改革、数据、能源、民航、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企业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场景建设进展,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全力推进气象数据资源“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出席会议。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主持会议。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曹晓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总工程师潘进军出席。
在听取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和浙江、安徽、深圳等地气象局关于“精细气象数据护航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场景建设,以及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关于“气象数据支撑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示范场景建设进展情况后,与会代表围绕加快推进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气象数据与经济运行、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充分激发气象数据要素潜能、加快释放气象数据要素价值,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保障,期待各方加强开放合作、协同联动,聚焦国家战略所向、人民群众所盼、产业发展所需,将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深度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促进气象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效能。
就进一步释放气象数据在赋能实体经济、扩大消费需求、拓展投资空间、提升治理能力中的要素作用,会议形成三点共识。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扩大高质量气象数据资源有效供给。持续做好普惠型数据开放和互助性数据共享,逐步推进授权运营制度落地落实。面向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气象数据公益服务作用;面向政务部门依法履职支撑需要,促进行业间、上下游数据标准统一、成果互通互用、机制衔接通畅;面向市场丰富场景需要,形成以市场规则驱动的气象数据开发利用良性循环。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提升气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效能。持续健全气象数据收集汇聚、开发利用、流通服务、安全监管等全流程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国省各环节业务联动。加强部门沟通,加快推进气象数据开发利用相关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各场景用“数”规范化水平。加强推广使用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保护数据开发利用各主体权益。
三是坚持系统施策,多方协同推动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示范场景建设推动“政产学研用介”协同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有前景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气象”解决方案,激发多元主体共建创新生态。深度挖掘农业、交通运输、能源、旅游、金融保险等气象高敏感行业应用场景,以“大服务观”推动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强部门协同、凝聚国省合力,以“咬合式”发展助推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场景建设。破除行业壁垒,共同打造行业互认的数据标准、制度、产品、平台和运营机制。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将加快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不断释放气象数据在防灾减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价值潜能。目前,在国家数据局的支持下,气象部门持续打造“精细气象数据护航低空经济发展”和“气象数据支撑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两类示范场景,取得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