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将建设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试点
数交网 2025-07-23 09:07:59 浏览量:51

国家数据局最近消息,计划布局建设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试点。

“这是瞄准了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关键节点。”业内人士感慨,“要知道,数据这东西跟传统产业不一样,分散着发挥不出太大能量,得像滚雪球似的聚在一起,才能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其实这步棋早有铺垫。


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从顶层设计上就一直在给数据产业铺路,去年底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指导意见,已经把发展路径勾勒得很清楚了。核心就是要让数据像工业时代的煤炭、电力那样,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

杭州早就尝到了甜头,这个诞生了阿里巴巴的城市,数据显示,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6300亿,占GDP近三成。现在杭州推出的 "三数一链"体系,既让数据能合规流动,又给企业最高5000万的"基石数商"资助,把滨江高新区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数谷"。

不同地方的探索也挺有意思,能看出各地都在结合自身特点找路子。

近日,北京亦庄"亦城数港"就很有创新精神,每年发1亿元"数据券"直接帮企业解决用数成本,对数据标注平台最高给1000万支持。对“首登记、首交易、首开放、首入表”等,给予最高50万元到100万元补贴,精准破解要素市场化痛点。

中西部地区则在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就把气候和电价的好处用到了极致,建成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算力基地。最新数据,到今年七月,园区里已经聚了1700多家企业,大数据相关企业数量超过800家,从数据采集到模型训练的产业链齐聚。

山西的数据流量生态园也有一套,用"园区+ 平台+金融"的模式吸引来50多家企业,据说还带动了3万人就业,这在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大的地方,可是实实在在的新动能。

再往北看。

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零碳算力基地成了京津冀的"算力充电宝",2.5万个高等级机柜,一半以上用的是绿电,每天都有海量数据在草原和城市群之间来回跑。这背后是国家算力网络的大布局,到今年年底,全国60%以上的新增算力都要往国家枢纽节点集中,让东西部的算力资源能高效调配。

这些不同地方的探索,背后其实蕴含着破解数字经济发展难题的深层逻辑。最明显的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现在数字经济还是"东强西弱",2024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占了全国近一半的规模,而西部省份平均下来还不到15%。


身为业内人士深知培育数据产业生态的不容易,让各种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件需要不断完善配置措施的过程。百度智能云早早就在山西布局,其做法值得借鉴,据悉,已联合五十余所院校做人才培养,牵头制定了3 项地方标准,最后形成了"平台+小微企业"的共生模式,让小企业也能在数据浪潮里分到一杯羹。

现在数字经济"东强西弱"的问题依旧突出,数据产业集聚区就是要打破这种不平衡,让东部的技术和中西部的资源好好结合,让东部的技术优势和中西部的资源优势互补起来。

国家数据局现在正在推进全国数据产业规模测算,以后就有更精准的“数据导航”。那些在数据要素市场化、算力网络协同、安全治理创新上走在前头的集聚区,肯定会成为数字经济的"价值高地"。

这场数据产业的集聚革命,其实是生产力组织方式的大变革。

当数据要素在特定空间里高效配置,技术、人才、资本形成共振,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产业形态的更新,更是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的重塑。就像业内讨论而言,数据产业的创新潜能正在多元主体的协同中不断释放。每个集聚区都是一个支点,撬动的将是我国数字经济的未来。

评论
关于我们

数据交易网是围绕数据要素产业进行多边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数据要素领域商业信息服务商,专注于围绕数据要素领域展开一系列深度研究与观察。通过媒体资讯+数据服务+产业落地,前中后端“三位一体”线上线下协同的运营模式,发现业内具备创新与机遇的公司与产品,解读并传递市场动态变化,为业内外机构提供高效、精准、专业的服务与决策参考。

联系我们

数据业务合作

张先生 / 15109213331(同微信)

媒体广告合作

岳女士 / 18697333678(同微信)

宁夏市场合作(负责人)

何先生 / 17695012803(同微信)


数据交易网
数商研究所
数据官HR

Copyright 2023 西安数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工信部备案:陕ICP备2022006051号-1
关键字:数据交易网 数据交易 数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