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海市数据局启动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数交网 2025-05-20 09:23:47 浏览量:9

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组合拳”。

此前,数据交易网团队访谈过大量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对他们而言,高昂的技术成本、碎片化的服务供给以及复杂的适配门槛,始终是横亘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2025年5月,上海市数据局正式启动的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套餐式”服务为核心,试图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的“组合拳”,为中小企业提供高可用、高可信、低门槛、低成本的数字产品和服务。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企业痛点的精准回应,更是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核心体现。

从“水电煤”到“数据算力”的底层逻辑

传统工业时代,企业的生存依赖于水、电、网等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时代,算力、算法,特别是数据,则成为新型生产要素。


上海作为全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相关数据显示,80%以上的数字原生企业在初创期即启动数字化进程,但在实践中却面临多重困境,其中算力供给不足导致模型训练受阻,数据流通壁垒抬高运营成本,技术适配复杂拖慢转型效率等成为核心。这种矛盾反映出市场供需的错配,中小企业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而非零散的技术拼图。

上海市数据局的调研进一步揭示了深层问题。

数字服务的碎片化导致企业需自行整合多方资源,技术供给水平低则加剧了开发周期与成本。对此,上海选择以产业园为切入点,首批在漕河泾、市北高新等五大园区落地“套餐式”服务,通过集中采购、资源调度和生态整合,将算力、数据、模型等要素打包为标准化产品,降低企业获取门槛。这种模式类似于“数字基建的集约化供应”,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区域数字生态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构建“四位一体”的服务生态

此次数字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围绕“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生态协同-制度保障”四个维度展开的系统工程。

近日,上海电信发布的“智云上海”计划,旨在通过专属投资构建智能算力统一调度平台,实现算力资源的开放共享。这一举措直接回应了中小企业算力成本高的痛点。例如,漕河泾园区通过引入上游供应商提供算法“半成品”,使初创企业无需从零开发,有机构测算,此举可影响运营成本可降低30%以上。此外,上海数据交易所累计挂牌的千余个数据产品与数十亿元交易额,也为企业提供了合规、安全的数据来源,避免因数据确权问题陷入法律风险。

基础设施的普惠化供给带来场景驱动的技术适配。

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等园区聚焦垂直领域,开发针对报关、物流、制造等场景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通过预训练模型库和模块化接口,企业可快速调用AI能力,将开发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这种“即插即用”的模式,尤其适合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使其能将精力集中于业务创新而非技术试错。

同时,上海数据局与上海电信、漕河泾管理公司等主体的合作,体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生态逻辑,打造政企协同的生态共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推动数字服务供应商形成联盟;企业则依托市场化机制提供专业化服务。这种分工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服务成本。

《上海市数据条例》与《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为数据流通与隐私保护划定了边界。在套餐服务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确保数据交易可追溯,而“浦江数链”公共数据上链项目则增强了数据的可信度。这种“制度+技术”的双重保障,既解除了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顾虑,也为跨主体协作提供了信任基础。

尽管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尚处起步阶段,但其初步成效已显现。

有机构测算,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可使漕河泾园区内的中小企业的数据需求满足率提升40%,模型训练成本下降25%;上海数交所的数据交易国际板启动后,跨境数据流通效率显著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该体系通过降低技术门槛,激活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潜能。例如某智能制造初创公司利用园区提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仅用两周便完成了生产线的数字化改造,产能提升15%。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

一是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当前服务优先覆盖重点园区,郊区及传统产业密集区的企业可能面临“数字鸿沟”。二是技术迭代的可持续性,算力与算法的快速更新要求服务体系动态调整,如何避免因技术过时而造成资源浪费?三是数据安全的常态化监,随着数据流通量的激增,隐私泄露与滥用的风险不容忽视。

迈向“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上海的数字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本地转型的抓手,更是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试验场”。

国家数据局提出的“数据要素×”计划,强调数据在12个重点领域的复用价值,而上海的实践正与之呼应。通过打通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的数据壁垒,企业可开发跨行业的融合应用,如结合交通数据的供应链优化模型,或基于医疗数据的保险精算产品。

长远来看,这一体系将推动上海从“数据资源大市”向“数据价值强市”跃迁。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数据产业规模将达5000亿元,引育1000家数商企业。若能将套餐服务的经验复制到长三角乃至全国,上海有望成为全球数字公共服务的新范式。

数字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本质上是将数据要素从“生产资料”升维为“公共产品”。上海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不仅破解了中小企业的转型困境,更重塑了数字经济的生态规则。这一探索证明,政府的角色并非简单的资源分配者,而是生态构建者与规则制定者。正如相关负责人所言:“数据像空气一样,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

当数字基础设施如水电般触手可及,创新的种子便能在更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评论
关于我们

数据交易网是围绕数据要素产业进行多边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数据要素领域商业信息服务商,专注于围绕数据要素领域展开一系列深度研究与观察。通过媒体资讯+数据服务+产业落地,前中后端“三位一体”线上线下协同的运营模式,发现业内具备创新与机遇的公司与产品,解读并传递市场动态变化,为业内外机构提供高效、精准、专业的服务与决策参考。

联系我们

数据业务合作

张先生 / 15109213331(同微信)

媒体广告合作

岳女士 / 18697333678(同微信)

宁夏市场合作(负责人)

何先生 / 17695012803(同微信)


数据交易网
数商研究所
数据官HR

Copyright 2023 西安数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工信部备案:陕ICP备2022006051号-1
关键字:数据交易网 数据交易 数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