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一场重构东北经济底色的实验正在上演。
2月8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吉林省数据要素服务中心(下称“吉林中心”)正式揭牌。这个东北首家省级数据要素服务机构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区域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的空白,更被业内视为破解东北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困局的关键一环。
据介绍,该中心由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共建。
这次,为什么是东北?
东北地区坐拥工业、农业、冰雪旅游等特色产业沉淀的海量数据,但长期以来受制于数据确权难、流通机制缺失等问题,大量数据资源处于“沉睡”状态。
吉林中心核心任务围绕公共数据和行业数据的产品研发、数据资产化、数据流通交易等关键领域开展市场化运营,提供数据流通、数据场景、数据资产、可信数据空间、产业人才培养、数据生态六大服务,以及AI智能数据价值挖掘平台、数据资产价值管理平台、数字存证平台三大产品,打通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的转化通道。
在中心揭牌当天,中心即与吉林省高速集团、长春农投等企业签署协议,启动智慧交通动态路况预测、畜牧产业链溯源等示范项目。以高速公路数据为例,通过整合车辆轨迹、气象监测等数据,可优化物流路线规划,预计每年为吉林物流企业降低大量成本。这种“数据燃料”注入传统产业的模式,正是东北经济换道超车的核心抓手。
当前,国内数据交易市场呈现“南强北弱”格局,长三角、珠三角已形成成熟生态,而东北地区尚未出现规模化平台。吉林中心的成立,首次在东北建立起覆盖数据交易、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跨境数据流通的枢纽节点。
不同于传统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所,吉林中心创新采用“国企+专业机构”运营模式:吉视传媒依托覆盖全省的广电网络积累用户行为数据,北数所则贡献交易规则设计与生态资源。这种组合既保证了公共数据的合规性,又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效率。
从“政策红利”到“市场动能”
吉林中心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
国家和地方近年来纷纷出台数据要素相关政策,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吉林中心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数据资产化、价值变现的通道。企业可以将自身积累的数据资源,通过服务中心进行确权、评估、交易,实现数据从“沉睡资产”到“流动资本”的转变。另一方面,吉林中心为数据需求方提供了便捷的获取渠道。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都能在这里找到丰富的数据资源,为生产经营、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政策红利”到“市场动能”,吉林中心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东北地区有望吸引更多数据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将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东北经济振兴注入新动力。
如今,东北首家省级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已经启航。它承载着政策的期望,也汇聚着市场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数据要素市场的一片热土,这场始于长春的试验,终将辐射整个东北。
延展阅读
今年1月,东北地区首笔基于公共数据开发的数据产品“房信宝和婚信宝”场内交易日前完成,最大程度保证了数据产品交易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该数据产品基于大连数产公司“智慧公共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开发,由央企数商中国电子云在大连产权交易所(大连数据交易平台)挂牌交易,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摘牌获得。
你认为数据要素能在什么场景提振东北经济?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点赞前三名将获赠5份数据要素相关主题白皮书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