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广东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推动深圳、东莞等地市建设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培育一批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科技日报·叶青)近日,记者从《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16条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跃升,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广东作为全国制造大省和人工智能集聚区,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介绍,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为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提供了“试验场”。此外,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600家,构建了以华为昇腾生态、腾讯混元大模型等为代表的全栈式产业链,一大批工业大模型、工业智能体迭代升级,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引擎”。

image.png

在强化工业人工智能关键供给方面,方案以“千模赋能百行”为牵引,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机器人等优势行业,建设一批垂直领域大模型和场景专用小模型。推动建设工业领域数据集和工业知识语料库,加强工业数据开发利用。发挥省市合力,通过“算力券”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培育一批具有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能力的高价值工业智能体,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择优予以支持。依托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先进装备攻关计划、工业互联网协同赋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迭代升级。

在推动工业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方面,健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诊断—改造—推广”体系,推动骨干企业建设一批人工智能融合应用项目,建设一批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平台,打造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

在构建工业人工智能支撑体系方面,推动深圳、东莞等地市建设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培育一批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建设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大模型中心、工业模型超市等平台载体,促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应用和供需精准对接。

在优化工业人工智能要素保障方面,依托省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发挥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领作用,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应用的融资服务,建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省级工业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发挥产业人才专项政策效能,加快培育智慧工匠。

目前,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各类省级平台近200家,这批平台有效吸引了一大批高端创新人才和工程技能型人才落户广东,开展科研活动。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