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经济学家洪灏:内地资产通过香港实现全球定价 这个趋势不可逆

稳定币正从去中心化实验走向制度化建设,为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提供价值锚定和交易媒介,也带动了RWA趋势的发展。

在金融创新方面,中国香港走在世界前沿。8月1日,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首批牌照申请通道开启。亚洲一直是美元稳定币的主要使用地区,而本土替代品的兴起或有助于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外汇生态系统,实现更快捷、成本更低的交易。互联网科技巨头京东集团和蚂蚁集团均开始准备在中国香港发行稳定币。

202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加速稳定币合规化进程: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全面实施,美国《支付稳定币监管法案》(GENIUS)于7月生效,均明确禁止算法稳定币等高风险模式。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Eddie Yue)强调:“初期仅批出少量牌照,宁缺毋滥。”

image.png

莲华投资公司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洪灏称,稳定币市值规模很快会远超万亿美元。“在过去五年,稳定币复合增长率近100%。由于稳定币还是处于萌芽阶段,同时美国的监管让稳定币合法化,提供了监管的基础,稳定币增长的速度很可能将加速。”

根据彭博行业研究的情景分析,稳定币可能会快速从小众迈向主流,并有望在全球支付体系中占据可观份额。到2030年,稳定币每年处理的支付金额可能超过5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届时与法币挂钩的数字化可编程代币处理的支付金额将占到全球的10%-25%,较当前不足1%的占比大幅上升。跨境交易可能会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因其高昂手续费与交易摩擦为稳定币创造了直接接入数字钱包、银行应用与银行间系统的契机。日常消费领域的增长或较为缓慢,早期采用将集中在电商、游戏和创作者经济领域。

稳定币正从去中心化实验走向制度化建设,为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提供价值锚定和交易媒介,也带动了RWA(RealWorldAssetTokenization,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趋势的发展。

洪灏指出,香港股市的市值约45万亿港币,楼市约9万亿-10万亿港币,可代币化资产潜力巨大。区块链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透明度,中国香港监管完善吸引全球资本。Web3生态(如DeFi、NFT)推动代币化,内地资产可通过香港实现全球定价,“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香港政府官员于11月3日表示,将放宽数字资产相关规则,并推出代币化试点计划,以推动数字资产交易与投资。目前,香港正致力于打造全球主要金融科技及数字资产中心。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简称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Julia Leung)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会议上透露,证监会于11月3日放宽规则,允许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与海外关联公司共享全球订单簿。

余伟文补充道:“数字转型的发展势头,体现在大量的技术投资上。未来三年,预计每年的相关总支出将超过 1000 亿港元(约合 129 亿美元)。”今年以来,香港已涌现多只港元及美元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这一现象反映出全球范围内,原生数字资本正积极寻求能产生收益的投资标的。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