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河南省文化数字资产交易专区正式发布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潘新民介绍,作为全省唯一持牌省级数据交易场所,中心已构建“12345+N”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河南模式”,累计完成数据交易1460笔,挂牌数据资源1462件

10月16日上午,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崂山馆)开幕。开展首日,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与郑州数据交易中心联合打造的“河南省文化数字资产交易专区”正式发布,标志着河南在文化数字化转化与市场化流通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image.png

该专区以“确权—登记—交易—赋能”为全链条服务模式,依托“豫版链”实现权利存证,再借助数据产权登记体系完成资产确权,并通过可信交易平台保障流通安全,推动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可度量、可增值的数字资产。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贾宏宇在发布仪式上指出,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时代使命,也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他表示,此次专区的发布是“文化+科技”融合的生动实践,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通道,并希望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与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服务,将专区打造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林疆燕在致辞中表示,集团长期致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价值实现。她指出,专区上线将为文化资源提供规范的交易渠道,为创作者与企业提供合规素材,推动文化资源向资产与资本转化。未来,集团将持续扩充资源库,联动产业链,推出更多数字文化产品,让中原文化以数字形式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image.png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潘新民介绍,作为全省唯一持牌省级数据交易场所,中心已构建“12345+N”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河南模式”,累计完成数据交易1460笔,挂牌数据资源1462件。他表示,专区将依托中心的合规交易能力与中原出版传媒的资源优势,推动文化数字资产规范交易,并通过制度支撑、生态拓展与跨域协同,助力河南文化数字资产走向更广阔市场。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近年来系统整合全省优质文化资源,推动甲骨文、龙门石窟、非遗技艺等文明标识的数字化进程;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则已在全省设立18个城市运营中心,并在新疆等多地建设数据要素服务基地,初步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数据流通网络。此次专区的发布,被视为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关键举措。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