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校舍变产业园足不出镇当AI导师
此前刘家湾村联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建成全市首个村级AI数据标注工作室,28位农村宝妈经过10天培训成功上岗,带动周边160余人就业,为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农村新报)“标注必须贴合真实道路场景,每一个坐标点都直接影响自动驾驶系统的判断精度。”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恒润科技人工智能产业园教室,资深标注师王媛为学员们讲解自动驾驶模型4D车道线标注的核心要点。
“我们从文本标注起步,现在接触到图像识别等更复杂的任务,让AI快速成长。”这批刚结业的学员经过两周的系统培训,已成长为合格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每人每天可处理约1200条数据标注订单。
“凤凰镇的数据标注产业,从镇内刘家湾村起步并逐步扩展。”凤凰镇人社中心主任肖福春介绍,此前刘家湾村联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建成全市首个村级AI数据标注工作室,28位农村宝妈经过10天培训成功上岗,带动周边160余人就业,为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江汉区与新洲区“国企联村”的成果,产业园由武汉恒润公司、武汉红色原野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园区数字基地由闲置的何田小学改造而来,一期已建成可容纳300人的培训与办公空间。
红色原野公司总经理刘梦介绍,项目聚焦“数据标注+人才培训”,承接AI企业的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高精度数据需求,面向区内高校毕业生、农村宝妈等群体开展免费实训,形成“培训—考核—上岗”的闭环,填补乡村数字经济空白,打通农村就业技能提升通道。
肖福春介绍,未来将逐步吸引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