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数据要素激活创新动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新闻网·潘英丽数据作为新的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正在深度融入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陕西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统筹推进数字陕西、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以数字化赋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李炜介绍,陕西在提升数字政府效能方面,坚持数字政府建设综合集成和数据赋能两条主线。陕西省组织70家省级部门完成数字化建设总体设计,持续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平台建设,“秦务员”和 “秦政通”平台功能不断迭代升级。同时,强化云网设施支撑,完成全省政务 “一张网”建设,初步建立“一朵云”管理体系。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显著,国家下发的42个相关事项已上线35个,累计精简申报材料301项、压减办事环节459个,办件量超109万件。

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陕西聚焦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组织81个省级部门发布数据资源目录超6000条,数据共享满足率达87.5%,首批373项政务数据开放工作有序推进。此外,陕西还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体系,印发《陕西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并连续两年举办“数据要素×”大赛陕西分赛,培育发布4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2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典型应用场景。数据市场体系建设也取得突破,丝路数据交易中心纳入全国互认互通倡议单位,预计今年底数据交易额将突破1亿元。
而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陕西更是全面加强统筹协调,印发行动方案,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考核。平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京东、阿里、蚂蚁等7个科技型创新主体落地陕西,预计新增就业4000余个,目前已新增800余个。同时,陕西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去年以来,数字化转型等领域6个项目共争取国家资金9600余万元,还支持建设了7家省级区域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此外,陕西稳步推进数字社会发展,“三秦医助”“智慧民政”等系统上线,5个案例入选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

在支撑人工智能发展方面,陕西则强化算力供需对接,建立算力常态化对接机制和全省一体化算力监测体系,促成签约金额超4.3亿元。同时,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西影集团《汉语电影内容 AI 辅助创作平台电影内容数据集》项目获得国家高质量数据集先行先试试点。此外,陕西还加快标注产业发展,形成以西安为核心,榆林、汉中等地区梯次发展的数据标注产业格局。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