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加速布局低空经济 全产业链企业超500家
今年9月28日举行的东莞市低空产业联盟供需对接会显示,东莞市拥有超500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居广东省前列,覆盖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市级低空管控平台正加速筹建,已布局63处低空起降点。
低空经济被视为东莞制造业血脉的跃升。其雄厚的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基础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高端装备发展提供支撑。长安的五金模具、松山湖的集成电路设计、各镇街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被“低空”概念有机串联,形成覆盖全市的产业链协同网络。

政府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社会资本投资新建通用机场最高补贴500万元,低空起降设施按实际投资10%支持;力争一年内建成100个基础设施。市级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项目可获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补贴,打造“城市低空大脑”。
应用场景拓展成为政策重点。东莞鼓励开通市内、跨市及莞港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分别给予15万元、30万元、50万元补贴。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在巡检巡查、应急救援、航拍测绘、农林植保等领域规模化应用低空技术,对年服务收入超200万元的企业最高补贴100万元。目标年内打造超100个应用场景,到2027年达150个以上。
产业链关键环节获精准扶持。投资超1亿元的整机项目和超5000万元的核心零部件项目,按实际投资10%给予补贴;维修维护、检验检测等服务环节按年度服务总额20%补贴;重大工业项目增资扩产最高补贴1000万元。东莞计划挂牌建设8个低空产业园区,构建‘综合集聚+特色载体’空间布局。
针对产业化堵点,政策强化适航认证与金融支持。企业获得民航局eVTOL航空器适航证可获1500万元补贴,单个企业年度累计补贴上限3000万元。融资方面,贷款综合成本50%获补贴;获股权投资基金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实际获投额5%补贴。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及低空经济专门险种。

东莞已形成水乡河西整机装备制造基地、道滘关键零部件基地、松山湖创新孵化与中试基地等首批5个市级低空产业基地,与水乡、松山湖、谢岗三大综合集聚区构成‘研发-制造-孵化-应用’全链条空间矩阵。厚街‘东实·厚街创智谷’为低空经济定制化产业园区。
今年以来,广东金凯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星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企业相继成立。滨海湾新区开展智慧物流无人机常态化飞行,松山湖推进自动驾驶飞行器与智能网联汽车陆空协同,荔枝林上空广泛应用植保无人机。
区域协同方面,东莞与广州在水乡经济区推进穗莞低空合作,联合招引企业、探索跨城保税物流与文旅观光项目,共建‘珠江东岸低空产业走廊’。东莞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已与深圳低空经济协会签约,深化大湾区产业互补融合。
全国约70%的无人机零配件产自东莞。在全国低空经济竞速格局中,东莞依托制造根基、系统性空间布局与开放协同策略,致力于构建韧性产业生态高原,争当‘低空经济第一城’。



















评论 0